马拉松,这个古希腊战争中的地名,如今已成为挑战自我、超越极限的代名词。每位跑者站在起跑线前,不仅是对即将到来的42.195公里的敬畏,更有一份对自我能力的探索和期待。
赛前准备:信念与坚持
全程马拉松对于一名业余跑者来说,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。有跑步基础的爱好者想要完成一场全程马拉松需要至少3个月的准备时间。
夏初的时候,我就为自己定了目标”破四“,为自己制定课表,每周按部就班的训练,跑步中与自己的身体对话,评估自己并逐步提高能力。而跑步也可以直观地给身体以反馈,从心率,速度,恢复状态上发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。俗话说,三分吃七分练,控制和优化饮食习惯也是为比赛当天的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每个周末的清晨,当城市还在沉睡,我便开始按计划跑步,从最初的10公里到后来35公里的长跑,逐渐建立起对长时间运动的耐受力。同时,我和跑友们一起训练、分享经验,并感受到了一种团队的合作力量。

赛程中的挑战与突破
海淀马拉松比赛当天,起跑时的集体合唱国歌让我激动不已。成千上万的跑者汇聚一堂,那种氛围让我充满斗志。前21公里,我刻意放慢了速度,按照比赛的配速计划跑步,避免因为过度兴奋而前半程消耗太多体力。但路过环保园的时候我还是给跑友们当起了“导游”,逐一介绍自己熟悉的地方并和路边的观众们互动。

人说真正的马拉松是30km后。当我进入35公里所谓的“撞墙期”,身体的极限逐渐显现。每一步都像是一场战斗,迈不开步伐。但也正是在这一刻,我感受到了意志的力量。每一次想要停下走两步的念头,都被另一个声音取代:“不要走,只要坚持跑下去就可以PB。”(Personal Best 个人最好成绩)
最后4公里的路程,几乎是靠信念支撑着完成的,感觉小腿随时可能抽筋,但“每迈出一步,就离终点更近一步”。当我看到终点线的那一刻,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感动涌上心头。我用最后的力量冲过终点,PB的那一瞬间,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变得值得。

赛后的感悟与收获
完赛后,看着手中的完赛奖牌,内心无比平静。这不仅是一场比赛的结束,也是对自己一个夏天训练的回馈,还是又一次突破的见证。从起点到终点,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马拉松的精神——坚持、耐心、超越自我。
在赛程中,我经历了身体的疲惫、精神的挣扎,最终用脚步丈量了挑战的意义。这段旅程让我学会了坚持,也重新认识了自己。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,有时你会感到疲惫不堪,有时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,但只要咬紧牙关,坚持下去,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胜利时刻。

这次全程马拉松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,也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。我明年计划继续提高自己,逐步挑战更高的目标。同时,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,向更多人传递跑步的意义——它不仅是一种运动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——遇见最好的自己。